2008年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9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的严峻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总目标,紧密团结依靠广大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重点和工作的力度,适时地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总体上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社会进一步得到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8全区实现增加值3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对GDP的贡献率为6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对GDP的贡献率35.4%。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3.465.531.1,而上年为3.965.830.3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地方财政增速减缓。2008年全区的财政收入为9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速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中央、市级、地方(区级)三级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为52.217.330.5

税收稳步增长。2008年全区的税收总收入为8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二产业税收5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区税收比重达59.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为3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明显减缓,低于全区税收增速10.4个百分点。从税源的增速来看,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最快,分别增长56.6%39.5%,高出全区税收增幅39.122.0个百分点;从税源的比重来看,私营企业仍是税收的最大户,2008年共上缴税收46.22亿元,占全区税收的52.3%;从税种来看,增速最快的是消费税和房产税,分别增长46.5%58.2%,高出全区税收增幅的29.040.7个百分点;占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占48.9%21.6%,比上年提高3.10.5个百分点。

区财政支出明显向文教卫生等民生方面倾斜。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为53.66亿元, 比上年增长10.0%。年内用于教育、文体传媒、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共计14.62亿元,占预算内财政支出27.2%,比重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中:红十字事业支出比上年增长85.0%,高出去年同期74.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工业投资增速下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4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年底受“保增长、扩内需”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明显回升,第四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06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4%,环比第三季度增长56.1%。从产业投向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第一产业投资为1.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实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不强,第二产业投资74.83亿元,比上年下降1.6%,工业投资完成74.38亿元,比上年下降2.2%。按投资项目管理分析:城镇投资完成69.8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46.47亿元,比上年增长9.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三类投资项目的比例为46.931.321.8

 

二、结构调整效应进一步显现,产业发展体系不断优化

农 业

我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农林渔牧业总产值36.34亿元,比上年增长7.6%。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大行业的产值比例为47.11.531.119.2。与上年相比,种植业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行业年内完成产值0.38亿元,比上年增长8.6%

积极推进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确保粮食取得丰收。2008年全区共有水稻高产面积2.86万亩,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18.4%;建立优质水稻核心区2万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1700亩;全区水稻机械化插秧1.8万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16万亩,粮食总产达10.94(包括豆类)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5.58万亩,总产9.05万吨,平均亩产581.2公斤,比上年增长2.4%;夏熟谷物种植面积4.94万亩,总产1.48万吨,平均亩产298.9公斤。

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农产品特色品牌优势得到提升。至2008末共建成设施粮田11万亩、设施菜田11632亩,水产标准化基地 1000亩,市级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4家。积极做好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工作,20085月我区两大品牌“锦绣”黄桃和上海蜜梨被列为农业部首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奥运会推荐产品和世博会候选产品基地建设,总体规模达1300亩。其中上海海光虾业养殖合作社有限公司及其“海光”牌冷冻南美白对虾、虾仁等六家企业及其产品入围北京奥组委推荐企业和推荐产品,玉穗葡萄等六个产品入选为世博候选产品。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拓展。至2008年末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7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6家,年内新增 6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1家。年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24,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有7家。 共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80家,年内新增30家,其中14家认定为市级首批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农户18054户,带动50721户,共计 68775户,带动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4%,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达15亿元;成功申报08年度市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19个,有力推动合作社建设。

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全年完成土地整理10733亩,复垦土地1270亩,盘活利用批而未用、多批少用闲置土地2012亩。

 

规模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重点行业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回落9.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0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0.7%,高出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企业加快自身发展,至年底,超亿元产值的企业有209户,比去年同期增加82户,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达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1%

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明显。电器、机械、信息、化工、金属、服装、物流装备等重点工业行业中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8.2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7.8%。其中工业产值总量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化工、机械和信息,分别占16.3%13.6%9.5%

    多种产业集群支撑,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至2008年末有111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1.8%,产值为805.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6%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较快。全区已拥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79户,实现工业产值1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比上年同期高出0.8个百分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区工业企业效益明显下降。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02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利润59.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增幅回落12.2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2008年底全区规模以上亏损企业382家,亏损面达21.2%,比上年扩大了0.8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行业质量监管力度增强,年内共创建文明工地22个,其中市级7个,区级15个。创建优质结构工程20个,其中市级5个,区级15个。

民工工资问题得到切实保障。2008年全区共交纳了民工工资保障金共涉及项目413个,比上年增长40.5%。民工维权措施到位,年内发放民工工资保障金共计933万元,发放民工医保卡2.4万多张。

    建筑业有序发展。建筑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共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9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特别是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刺激下,200812月份完成建筑业产值24.71亿元,占全年产值的35.9%。竣工产值31.83亿元,比上年下降16.6%年内完成房屋施工面积为510.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竣工面积为153.2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5%

金融业

2008年末,我区共有银行分支机构11家,其中年内新增2家,分布营业网点86个。年底各类存款余额为476.10亿元,年内新增79.30亿元,比年初增长20.0%。各项贷款余额为337.22亿元,年内新增23.04亿元,比年初增长7.3%。个人贷款余额为69.22亿元,增长较快,比年初增长11.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59.84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86.5%。从贷款的期限来看: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其贷款余额为243.9亿元比年初增长10.5%,占贷款额的72.3%,比重比去年提高44.7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93.43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

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较快。08年由于股市不断下挫,居民投资尤为谨慎,储蓄意愿不断增强,2008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58亿元,年内新增储蓄60.66亿元,比年初增长28.8%。作为金融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 2008年我区证券交易总额462.1亿元,比去年下降46.3%,其中A股成交439.4亿元,比上年下降46.4%

国内商业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的经济影响正逐步显现,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内需依然活跃,销售增长小幅回落。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为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7.0%完成商业销售额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增速回落了8.4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吃穿用烧全面增长,比上年分别增长15.4%22.5%12.4%55.7%,吃穿用烧的消费比例为38.318.339.63.8

2008年上半年CPI快速增长的影响,集市贸易成交额增幅较快,全年共实现成交额 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增速比上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邮政业

全年共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收寄函件617.1万件、包件11.0万件、特快专递44.4万件、汇票39.2万件,其中收寄特快专递33.4万件,比上年增长18.9%;订销各类报刊2262.3万份,比上年增长6.34%;投送各类邮件1853.4万件,投送各类报刊2178.8万件 。   

2008年我区邮政系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融入地方,服务“三农”,通过邮购为广大果农销售“锦绣黄桃”、“庄行蜜梨”万余箱;积极推进“三进”工程,进一步延伸邮政服务网络,方便居民群众,至2008年末,共设立邮政综合服务亭(点)122个,解决困难群众就业132名。

房地产业

    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年内完成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206家,新成立房产开发企业15,资质变更21家;全区备案的房地产经纪企业144家,办理经纪人注册手续230多人;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38张。

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房屋施工面积282.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5%;房屋竣工面积93.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面积72.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0.03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66.60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41.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了1倍。全年存量房成交过户面积45.98万平方米,成交数量5366套,比上年分别下降42.1%27.1%

三、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在全区88.33亿元税收中,非公经济比重占了92.2%,比上年高出0.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上交的税收为46.22亿元,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52.3%;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税收17.20亿元, 比上年增长39.5%,占全区税收的比重19.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上交税收5.80亿元, 比上年增长56.6%,占全区税收比重为6.6%,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良好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值990.59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95.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工业企业和私营规模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532.88亿元和348.45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3%33.5%

私营商业企业占消费品零售市场近半壁江山。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9亿元中,非公经济零售总额达158.7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6.1%。其中私营经济零售总额达75.22亿元,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0.8%

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2008年度共完成企业改制38家,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26家。整体改制比较重大有交通实业总公司和城建集团,其中交通实业总公司最终以4550.26万元成交,增值3515万元,增值率340%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我区已有6353户城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11.7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数3.47万人),其中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有4910家,有7.36万在职人员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共3167人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单位参保人数为6252人。不断深化医保制度,全区有8.28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8.04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有7.91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人数为7.91万人。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至年末,全区外来从业人员参保人数 12.90 万人,比上年增长31.7 %

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小城镇保险的实施。至2008年末,我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单位2881户,参加小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2.90万人(不包括退休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有4.21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5.09万人;按月领取生活补贴的有1.56万人。至2008年底征地预缴人员累计15.32万人,比上年增长1.5%

    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投保人数7.33万人。其中务工2.00万人,务农5.32万人;养老金发放人数 4.48万人,发放金额 1.05亿元。

 对外经济

增资项目增多,对外经济增速略有放缓。2008年共审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92个(其中新批项目113个,增资项目77个,减资项目2个),投资总额10.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增资6.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6%;合同外资5.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2%,其中增资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3%;实到外资3.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

大项目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区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共20个,合同外资4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72.9%,比上年增长10.2个百分点;20个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4136万美元、合同外资2023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4%113%

园区集聚效应继续凸显,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2008年六大开发区共吸收合同外资4.07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的74.1%,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配件类、化工生物医药类、新能源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第三产业等六大产业,共计吸收合同外资2.62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8%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至2008年末,全区共有961家进出口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27家,各类自营进出口企业434家。全年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减弱,增速比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外贸出口40.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增速比上年下降16.5个百分点;进口额28.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增速比上年下降12.9个百分点。机电音像设备类产品为我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为1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05%,占出口总额的44.5%,比重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创汇31.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7.2%

旅 游

    旅游环境资源不断优化提升。我区旅游突显“海农”特色,重点发展滨海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努力保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提高服务水平。全年共接待游客达3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旅游收入达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涉外饭店共接待客人50.3万人次、营业收入6.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2%32.4%;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285.73万人次、营业收入8.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4%15.3%26家旅行社共接待游客33.76万人次、营业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和下降5.1%

    农业旅游规模效应显现,内涵不断提升。至2008年末已建成各类景点40多个,其中初具规模的农业旅游景点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景点4个,分别是申隆生态园、玉穗绿苑、都市菜园、庄行乡村旅游景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农业旅游集聚区和10条特色农业旅游线路。来奉旅游的市民比往年更甚,年内农业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4%,其中直接收入1.1亿元、间接收入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6%22.0%

    海湾旅游区是集旅游服务、休闲娱乐、房地产业、教育产业于一身的生态特色旅游区。2008年碧海金沙成功评为全国4A级旅游风景区,海湾旅游区实现各项营业收入5.1亿元、旅游人次达118万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6.5%15.7%

    农业旅游品牌特色活动成功举办。庄行镇举办的首届“菜花节”,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90.2万元;“五一”黄金周举办的第四届上海赶海节,接待国内外游客21.7万人次、营业收入945.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5%25.2%;“十一”黄金周举办的第十一届旅游风筝会,接待国内外游客38.25万人次、营业收入230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3%和增长31.8%

 

四、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2008年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最多的一年,围绕闵浦二桥建设,区域道路建设和农村路桥建设,三管齐下,共列入我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有37个,其中07年度结转项目23个、年内新增项目14个;总投资额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推进实事工程建设。2008年在建市政公路共11个项目,其中年内完成项目6项,总投资7.8亿元,竣工长度近30公里;完成建设标准化乡村公路119公里,其中通公交的宽7米以上道路完成26.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415座;城乡公交建设力度加强,居民出行大大改善,至2008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53条,其中城乡巴士9条,年内新增2条;完善天然气管网系统,全年铺设天然气管道 31.92公里。

    污水处理厂网建设不断加快。至2008年底,我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共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总长度 418公里,其中东部污水网建设总长度276.3公里,西部污水网建设总长度141.7公里;区级130公里,镇级288公里;建成泵站33座,其中区级31座,镇级2座,年内新增 5座。全年污水处理5171.5万吨,日均处理14.13万吨,比上年增长19.8%;全区在非保留工业区内和保留工业区的已有1046家工业企业纳管。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区自来水日生产能力为57.52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0.3%。年内自来水售水总量为9807.4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269.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8%。每日平均用水26.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最高日供水量45.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5%

全年用电量48.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6%。由于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生产能力下降,用电量也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全年工业用电37.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保持稳定,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9%,占全区用电总量的7.8%

燃气供应充足,销量猛增。全年天然气销售总量4119.44万立方米,日平均售气量为11.2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9%;销售液化气2.34万吨。年末天然气及液化气总用户数为33.89万户,其中:家庭用户为33.65万户,比上年增长8.1%。家庭用户数中,天然气用户为4.49万户,比上年增长17.9%,液化气家庭用户达29.16万户,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村用户占液化气总户数的66.3%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全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396件,项目总投资222.6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额8.02亿元,占总投资的3.6%

加大环保管理,迎世博600天环保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至2008年末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079件,处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办理人大、政协两会提案4件。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2008年我区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减排任务。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顺利推进,各项计划任务的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府下达的20项主要任务,其中工程性任务9项、管理性任务11项,至年底已完成19项。

    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区拥有生活垃圾中转站3座、中转码头1座、焚烧厂1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700/日,比上年增长45.8%;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拥有垃圾收集容器间621个,比上年增长26%,农村家庭卫生设施普及率85%。年内新创建村容整洁村76个,通过3年时间我区的整洁村创建做到了全覆盖,创建地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和环卫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城市绿化

    紧抓绿化建设和管理,从2005年奉贤区创建成上海市园林城区至今三年来,我区创建区域面积从64.76平方公里扩展到74.01平方公里,增长14.3%;绿化覆盖率从41.45%增加到43.75%,提高2.2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从9.98平方米增加到12.40平方米,增长24.2%

多方位绿化建设不断提高,至2008年末,共建成道路绿化275万平方米;河道绿化24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化建设情况良好,至年末共有市园林式小区7家,区园林式小区34家;新建单位绿化不断规范,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有2家,上海市花园单位 43 家,年内新增8家。

五、城市信息化

 

     重点信息化项目不断推进。至2008年末全区完成1个中心、25个分中心和640个监控摄像头的建设和安装任务。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年为90个村配置为农综合信息服务机;完成信息化宣传普及10000人次,同时对300名村信息员、300名农业大户和1200人次的农民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完成了30个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任务。

政务网站建设得到加强。至2008年末,“上海奉贤”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5280条,日均发布16条;网上信箱各类信件回复率为88%;被“中国上海”网站编辑部信息采用率99%,在19个区县中排名第二。政府天下足球网工作有序开展,全年主动公开信息数605条;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83.18万人次;已编制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13条;依申请天下足球网申请总数95条;对申请的答复总数为95条。

 社保卡和市民信箱申领工作有序推进。至2008年末,共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25.86万张;发放儿童社保卡2.55万张;受理老人优惠服务卡4.1万人;受理市民信箱1.49万人次。

六、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年共获得国家、市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133项,立项金额达到2633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国家级17项,资金达455万元;市级116项,资金达2178万元。至年末市级小巨人企业14家,年内新增4家;区级小巨人企业37家,年内新增10 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60家,其中市级以上 80 家,区级80 家。

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形成。至2008年末,区内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其中受理区内企业86家,投入科研经费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凸显。农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资金资助180万元;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及产业发展项目获得市科委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立项,扶持金额达到400万元;设施优质蔬菜推广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和市级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立项金额70万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进。到2008年末,组织申报市、区专利新产品各12件、市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1家、市专利战略制度项目2家,完成专利申请1188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实用新型专利485件、外观设计专利510件。完成技术交易认定登记90项,交易额5508.8万元。

教 育

2008年末,全区共有基础教育学校93所,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1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所,市示范性幼儿园1所。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承担公共服务职责。加大农民工子女学校转“民”(民办)的推进力度,2008年已完成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转“民”,投入资金400万元用于这八所转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一项工作的推进,有效缓解了我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至年末剩余农民工子女学校15所,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度”已达60%,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职成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全年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41万人,获职业资格证书且培训后就业的人数达7206人,占培训人数的30%。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中共培训1756人。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8年区级教育财政拨款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能,做到“四个倾斜”:即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边远地区倾斜、向教学管理倾斜、向师资建设倾斜,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全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教育拨款达68.28%

文 化

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86月,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规划展示馆三馆正式向市民开放。其中区图书馆面积为17146平方米,比原有面积增加了5.7倍,区文化馆面积6500平方米,比原有面积的增加1倍。镇、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至2008年末,已建成6个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对市民开放;已完成124个村文化信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文化阵地服务要素不断完善。至2008年末,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47万多册,新馆图书流通册次和办证数分别比上年增长54.5%420.8%。全年放映电影4467场次,电影观众120.8万人次,其中“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电影下乡3056场,观众89.81万人次。

    围绕 “改革开放30周年”、“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2008年共播出广播新闻4200篇,电视新闻4000篇,电视专题200多部。同时加大对民生、民情的关注报道,全年共接到观众信访370多件,其中50多条得以采制播出,3篇作为内参送区委宣传部等有关领导。全年向市级以上媒体发稿227篇,其中向上视18:30《新闻报道》发稿达到11条。

    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圆满成功。至2008底,全区213个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100%,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52%。全区共有线电视用户17万户,有线电视普及率为81.4%,比上年高出5.2个百分点。 

卫 生

 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较好完成全区医疗卫生任务。 2008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所,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5所、民营医疗机构4所、内设医疗机构19所、个体诊所7所。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124人,其中医生1328人,护士1067人;实有病床4443张。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总数30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出院人数7.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区级医院手术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

社区卫生服务落到实处,居民得到切实的实惠。至年末全区共建立了134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基本形成了“镇有中心、村有卫生室、户有团队联络员”的网络格局。全年团队进社区2.03万人次,为社区群众服务22.57万人次,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4万余人次,出院病人回访4163人次,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放9万多张。全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查费共减免92.57万人次,减免金额达647.99万元;村卫生室诊查费共减免93.78万人次,减免金额为187.56万元。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至年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5个大项目总投资4700万元,其中奉城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已累计投资2210 万元;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标准化建设单位有6家,总投资750万元;101个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总投资507万元;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总投资655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医疗设备更新总投资578万元。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2008年人均筹资合作医疗资金480元,比上年度增加130元。农村合作医疗应保尽保率为99.27%, 全年门诊补偿、住院补偿、区级大病统筹基金补偿金额共计8129.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2%,其中对农村居民门诊补偿额度大幅提高,从2007年的2121.12万元提高到了4099.80万元,近翻了一番。

体 育

加快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至2008年末,全区健身苑点459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7个,体育场地面积113.7万㎡,比上年增长5.1%;人均面积达2.2㎡,比上年增长4.8%。年内投入700万元完成了4个镇的社区公共运动场和5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前已全部竣工。

以“和谐奉贤,携手奥运”为主题的奉贤区第二届运动会顺利举行。本次运动会持续近5个月的赛程,有58个代表团参赛, 参赛人员达1.2万多人次。 本届区运动会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共有60人次打破29项区运会记录;5人次打破4项奉贤区记录;另有20个代表团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奉贤风筝队在“2008年上海国际风筝邀请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中夺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全国第六届农民运动风筝参赛项目中,我区也夺得4112铜,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社会体育组织不断壮大。全区现有体育协会12个,成员1.8万人;健身团队482个,实现居委、村全健身团队的全覆盖。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救助帮困工作不断推进。2008年,全区共有6.53万人次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保障金1715.2万元;517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救助资金511.53万元;对2400名重残无业人员发放补助金1200万元;年内共实行了医疗救助222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48.9万元;全年资助学生1313名,发放助学资金423.25万元。

深入发展老龄事业,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至年末,全区有养老机构27家,年内新增1家,拥有床位3413张,其中年内新增500张;老家日托机构5家,年内新增3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08家,年内新增 39家;有居家养老服务社18家,服务人员963人,年内新增269人;累计完成服务对象3954人,新增服务对象1100人。

七、人民生活

人 口

 2008年末,我区常住人口80.84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8.84万人。现有外来流动人口39.42万人,出生人口5169人。

 全区户籍总户数20.89万户,户籍总人口为51.70万人,比上年增加13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04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62.0%,比上年增加5351人。出生人口3034人,出生率5.88‰,死亡人口为3542人,死亡率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98‰。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1.28岁,比上年延长了0.48岁。其中:男性78.23岁,基本与上年持平;女性84.19岁,比上年延长了1岁。

就业

 多渠道开展就业服务。2008年新增就业岗位4.28万个,其中举办“百强企业招聘会”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累计解决近1000人就业;实现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1639人;通过公共招聘网招聘岗位3.7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17人,城镇登记率控制在4.3%以内。

 多举措实施就业援助。年内共为675名双困人员安置就业,安置率达到100%;为84户零就业家庭中一人安置就业;帮助1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对确定为农村低收入的323户家庭给予专项就业补贴;先后4次派人赴都江堰开展对口支援招聘活动,共招聘50人来沪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年内新增自主创业项目10类,发放开业担保贷款52笔,共计344万元。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开办小型劳动组织。至2008年末非正规组织1585家,从业人员5654人,其中年内新增344户,带动非正规就业2479人。

2008年新录用公务员65名(应届毕业生34名、社会在职人员3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8名、本科生47名。共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7人(教育、卫生系统除外),大专以上学历占93.4%,比上年高出3.4个百分点。全年共引进紧缺人才44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9名、学士13名、高级经营管理者10名;办理人才居住证2240名,其中主证1499名,随员证741名。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区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37480元,比上年增长20.2%;职工平均工资为34883元,比上年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5元,比上年增长10.9%(根据城镇住户调查)。据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14.3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265.5元,比上年增长16.1%,占收入总额的7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居 住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8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77.3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4%(据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取得)。

    旧住房和旧小区综合改造并驾齐驱,居住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年内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建筑429幢,改造面积96.02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39万户;对南桥镇城区的52个老旧小区逐年进行综合改造,建筑面积约4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5.4万户。

    廉租住房收益面不断扩大,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分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2月起成立了奉贤区住房保障中心,年内共受理申请廉租住房家庭358户,其中享受租金配租家庭343户。

    加大对住宅配套建设的投入,年内共征收配套费3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实现了配套建设与住宅建设基本同步、配套项目按规划标准保质保量完成的目标,发放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32张,审核交付建筑面积48平方米

    过去一年的成绩之不易,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亟待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仍需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任务繁重,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新农村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城乡管理中的痼疾顽症依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暴露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注解:

1、本概况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现行价格计算。

2、本概况的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的绝对值均为现行价,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3、本概况的数据以年报为准,有关的行业统计数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